D类腐败主要有两端,一曰教条主义,毛泽东形象地把它称为本本主义,对之深恶痛绝: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
对合理诉求已经解决仍反复投诉、恶意登记的纳入信用管理,引导群众依法诚信信访。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仍存在截访、压访的情况,存在接回来、压下来、不出省、不进京就是硬道理的认识误区,甚至存在信访数量排名、信访指标化的现象。
规范信访行为,推进维护秩序法治化构建和维护良好的信访秩序,需要强调双向规范。有权处理机关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卸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信访工作人员坚决问责追责到位。既要严格执行信访工作流程,确保人民群众的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使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实质性解决,又要注重法、情、理相统一,在信访工作的各个环节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充分的权利救济渠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社会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决定了解纷过程的集约化和解纷要求的多样化。 在我国,信访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畅通群众意见表达。信访是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的表现,是相信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公权力机关得到依法保护的表现。同时,我们不要迷信当权者,奉迎当权者,而要警惕他、监督他、鼓励他,甚或拥戴他,使之正确地行驶在权力的大道上,不能越雷池半步。
注释:[1] 毛泽东著:《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51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更一般地说,如果这种利益喜好是不断提高大家的福利待遇,而不论这种提高是否和全民的生产力发展成正比,是否侵害了少数人的权利,以至国库掏空、债台高筑。这一群人我们称之为统治阶层。以上四类权力腐败,虽然各自判然有别,但却不是相互绝缘的,在不同的政权形态中,它们可能多多少少地掺杂在一起,在古今中外的国家中呈现出权力腐败的政治百态,使一切政治形态看上去都并非完美。
最后,我们应为权力正名:权力必须大公无私,中正平衡,至尊至重,尽合于道。我的这一新提法,有人会认为只是一噱头,更多的人可能会认为是在为专制独裁张目。
它与C类腐败有别,不为民意所左右。实现共产,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共产党人毕生的追求吗。从权力的正确界定而言,腐败的权力已经不是权力了,正如腐烂的苹果已经变质了,不能再食用。可见,国家、权力在文明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爱思想网是一个严肃的学术网站,不容许胡言乱语,我期待大家的批评批判,只要言之成理,于事有据,在下都会认真回应。[4]这一历史格局,让人类上演了无数的征战杀伐、蝇营狗苟、利益倾轧、阴谋诡计、杀人越货、鸡鸣狗盗、假冒伪劣······其核心都是权利或利益的争夺。我之所以仍把它称为遐想,是因为它并没有普遍化,更谈不上制度化,还处于零星的、逡巡的、甚至受阻的阶段。本来无庸置喙,但近来看到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落马,反腐败者变成腐败者,不由杞人忧天,深信反腐倡廉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
而把个人的物质欲求限制在基本的或随意而安的范围内。因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这是一个新的提法,要多说几句。在一般情况下,这个阶层的存在,这个阶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利益,需要有收入与开支。
当然,我并不否认西方民主政治对民众利益的保护有值得赞赏的方面。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这类权力腐败暂称之为D类,它不同于A类腐败,并非直接谋求个人的私利。因而触发一些遐想,且算野叟献曝吧。可以转换一下:国家无罪,执权其罪。毛泽东有感于此,一度想恢复供给制。
当然,此事太过重大,不可急于求成。在中国则是如雷贯耳,传布甚广,成为反对权力的最强音。
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一个创新性的贡献。但是,AI技术的发展,使人类面临这样的历史时刻,即大量的劳动人手被机器人所取代。
[7] 其实这种自我实现并不算新,早已有之,只是还没有成为主要的普遍的人类自我,比如不计报酬的工作,比如乐善好施,比如扶危济困,比如舍身取义等等。另一则因为当权者有近水楼台之便,更经常受到诱惑,更容易遭到腐蚀,且有权力在手,更加肆无忌惮,更有欲壑难填。
但若仅止于遗弃憎恶诅咒,却又于事无补。严格地说,这算不上遐想,它离我们已经很近了,前几年兴起的网络反腐,利用大数据对官员的监督,AI技术在政府招投标中的运用等,都可以作证。但这并不是说,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的权力行使,都违背了人们利益的正当实现。它能移风易俗,使民风淳厚。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这两种弊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曾造成过难于估量的损失。
这两种情况在西方民主国家都是常见的,前一种多发生在民主国家的早期,后因侵略战争的所费不赀或得不偿失而罢手。四、掌握内情,钻政策空子,预先布局,于游刃有余之际而获取巨利。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所有制形式蓬勃发展,商品贷币关系遍及每个人,市场经济是普遍的经济运行方式,个人利得最大化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南,在这个总的历史趋势下,权力腐败有了加速度的效应。这是维持国家运转的正常开支,是权力得以正常行使的必要费用。
人们看我此前关于权力的文章,多从正面阐述,甚至可能给人歌德派的印象。如此巨大的政治落差,在我看来,主要由权力腐败所致,值得分说一下。这类权力腐败的特征是任意拔高权力的作用,使权力脱离了道的规范。个人利得最大化又是腐败的源头,在现阶段既不能消除又不能放纵。
权力也不是用来导致腐败的,而权力的腐败也主要靠权力来制止。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了实际情况相结合。
另一个大类的腐败是有关统治阶层的,可称为B类。应该说,罪恶、腐败来源于人性。
倘要实施,应先作试点,不断地总结经验,作出取舍,成熟了才能加于推广。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全会二次会议上说:我们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与时俱进完善党章,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制度创新,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搭建起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四梁八柱,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保障。